执行力的常态化
发布日期:2015-08-06浏览:3822
拉姆:这种人员评估方式有时能给企业带来数以十亿计的损失。我就曾经听说过这样一 件事。几年前,一家市值 40 亿美元的化学公司的 CEO 投资 2.5 亿美元在印度尼西亚建了一座工厂。当时他正准备将资源从发展缓慢的美国市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建造这座工厂正 是他战略的一 部分。他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他在巴西的一位工厂经理人员,这个人在巴西的 工作非常出色。2001 年早些时候,这位 CEO 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你愿意去印度尼西亚 吗?我在那边的投资陷入了困境。你能帮我一下吗?”然后我就去了雅加达,到了那里之后, 我发现情况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由于工程延期,工厂的开工远远超出了预定期限。那 位工厂经理无法处理承包商的要求,没有申请到许可证,无法解决与工会之间存在的分歧, 甚至都不能招聘到自己需要的人手。无论如何,工厂最终还是投产了,但他又卖不出自己生 产的产品。
显然,这位经理并不适合管理在印度尼西亚的业务。实际上,即使是在巴西(在印度尼 西亚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也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执行一项计划。是的,他在巴西的工作非常 出色,但从根本上来说,他还是一名技术人员,而非职业经理人。他并不懂得如何处理公司 与客户和市场的关系,不懂得什么是明智的定价策略。他不懂得在一个国家里(如印度尼西 亚)如何去培养和维持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关系。他无法进入当地的政治圈,但这是进人当地 市场的一个前提条件。他不能从全局上把握企业的经营要领,甚至不懂得如何去衡量一个企 业是盈利还是亏损,更不会去选择适当的人选。而且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和总部之间也 没有建立任何真正的接触——总部也没有派人去了解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公司的 20 名高级 执行官没有一个人去过印度尼西亚,即便是在度假的时候。所有的建议都是从一家美国的咨 询公司花钱买来的,对处理当地现实情况根本没有任何帮助。
显然,这位经理并不适合管理在印度尼西亚的业务。实际上,即使是在巴西(在印度尼 西亚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也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执行一项计划。是的,他在巴西的工作非常 出色,但从根本上来说,他还是一名技术人员,而非职业经理人。他并不懂得如何处理公司 与客户和市场的关系,不懂得什么是明智的定价策略。他不懂得在一个国家里(如印度尼西 亚)如何去培养和维持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关系。他无法进入当地的政治圈,但这是进人当地 市场的一个前提条件。他不能从全局上把握企业的经营要领,甚至不懂得如何去衡量一个企 业是盈利还是亏损,更不会去选择适当的人选。而且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和总部之间也 没有建立任何真正的接触——总部也没有派人去了解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公司的 20 名高级 执行官没有一个人去过印度尼西亚,即便是在度假的时候。所有的建议都是从一家美国的咨 询公司花钱买来的,对处理当地现实情况根本没有任何帮助。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